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
信息来源于:互联网 发布于:2022-05-08
一、电阻器(R)
简称电阻,是指具有一定技术性能的在电路中专起电阻作用的元件,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,或者作为电路中的负载。
1、电阻的参数:
a、 阻值:指电阻的数值大小。0Ω—几百MΩ
b、 耗散功率:指电阻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(消耗)的最大功率。
2、电阻的材料:
电阻常用的材料有碳膜、金属膜、金属氧化膜、线绕、水泥(陶瓷)线绕半导体等材料。
3、电阻的类型:
固定电阻:指电阻值固定不变的电阻
微调电阻:指电阻值可以微调的电阻
可调电阻:俗称电位器,指电阻值连续可调的电阻
热敏电阻: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
a、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: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电阻(PTC)
b、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: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
压敏电阻:指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。
湿敏电阻: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
光敏电阻: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
电阻的功率表示法:一般大功率(3W以上)电阻均在电阻外壳上标明其功率值,如:3W、5W、7W、10W、20W、30W等,而小功率(3W以下)则部分标明功率,(如:3W、2W、1W、等),不标明功率的则多为功率1W以下的小功率电阻,对于实际使用中,可用功率大的电阻代替功率小的电阻,反之则不能代替,若没有知道电阻功率大小时,在实际应用中可用电阻体积相同或稍大的来代替。